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何来智能制造

来源: 2020/9/15 20:10:24      点击:

  中国经济增长要进一步依靠创新驱动以及为解决高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需要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已成为各界共识。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在科技创新领域一味地追求高大上,而忽视制造业的应用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来自制造业的数据积累和大范围应用,所谓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等也都是无根之萍。

如今,工业4.0、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概念铺天盖地,但从本质上来看,制造企业的目标就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赋能传统制造业,把传统制造从以规模、成本、效益为第一要务,变成以定制化的体验、创新性的交付为竞争核心。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型经济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为构建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反向盘活冗余产能和市场下沉,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宝贵的通道。

而且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场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对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生产流程和产品服务供给的优化升级提质增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我们也要清楚,要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型经济的倍增效应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消费离不开来自制造业创造的就业,靠互联网平台本身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利润创造尚不足以构成一个自我支撑的内循环。

另一方面,来自互联网的数据能力、流程优化能力和营销平台能力,最终还是要靠制造业能力加以转化。

“工业4.0”时代将改变整个生产技术的使用,整个系统将更加智能,联网更加紧密,不同组件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工作更快、做出反应也更加迅速。然而,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何来智能制造。就比如近年来大兴的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只有互联网没有工业,或只见网、不见物,则工业互联网也罢,物联网也罢,都很难落到实处。

而这两端的结合和能力转化,也即业界所说的IT端和OT端的密切协作,更是对一国工业体系的巨大考验。

目前中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目前,我国传统制造业总体上处于转型升级的过渡阶段,相当多的企业在产业分工中处于中低端环节,但很多企业仍满足于低成本竞争,使用智能设备的动力不足。

有很多传统的制造业内部电算化和联网化尚未完成,无论是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还是IT端和OT端的协同都尚未大规模展开,即使一些引入智能设备的企业,也仅停留在初级应用阶段。所以说,我国制造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智能制造,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制造业尤其是民企制造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民企制造业利润的下滑和投资的萎缩,意味着我们有可能错过一个围绕智能制造进行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没有大量身处市场一线、对市场需求有敏感把握,能够实现可持续盈利和投资,能够持续更新升级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制造业,智能制造只能纸上谈兵,工业互联网更是无从谈起。

数字化转型的过程是没有尽头的,而且是一直在发生的。传统企业再造的目标其实就是把自己变得像一个互联网企业一样扁平、一样高效。

如今,制造业和互联网本身就已经是不可分割的。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产业越发能够进行深度合作,更能够促进传统制造业的经济转型与升级,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总之,制造业尤其是民企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经济体的创新之基。一个缺乏生机勃勃的民企制造业的国家不可能在创新领域有大的成就,一个民企制造业投资不足的国度更是难以维系真正的可持续创新,遑论承担全球创新领域的引领角色。对传统制造业来说,主动去拥抱互联网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应用做到极致,中国经济必将迸发出更大活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